米其林明年全球第一,穩了?
在長達10年時間里,普利司通一直穩坐著全球第一大輪胎制造商的“交椅”,而排在第二位的米其林與其銷售額一直存在著10億美元左右的差距,隨著近期米其林公司的收購及資金大動作,后者明年或有望對普利司通的“第一”發起沖擊。
近期,米其林公司向股市發行了總值為29億美元(約198.1億元人民幣)的債券,債券所得將全部用于該公司經營活動,可以有效地提高其資金儲備及流動性,或將為米其林的下一輪收購擴產做準備。
米其林公司在一年內已連續進行了多項大手筆的收購,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以17億美元收購了加拿大越野胎和橡膠履帶制造商卡摩速(Camso)集團。
根據“2018年度全球輪胎企業75強”排行榜,普利司通2017年的輪胎銷售收入為243.50億美元,而米其林該項目數額為235.60億美元,排在全球第34位的卡摩速集團在明年將作為子公司納入米其林的財務報表,其輪胎銷售收入為8.3億美元,單從這里來看,明年米其林的銷售收入將超過普利司通。
此外,卡摩速公司近期宣布其已擴建了位于愛荷華州的農業系統生產基地,并將適時擴大其輪胎及軌道市場的業務能力。
此外,2018年5月,米其林以17億美元收購了英國的輸送帶及聚合物制造商芬納集團(Fenner),該公司表示,該項交易完成后,米其林將向采礦業客戶提供從輪胎到傳送帶等相關的全套服務,有效提升集團的客戶群覆蓋面,也就是說,米其林將通過收購芬納有效地擴大了自己的下游客戶,提升輪胎產品的銷售量。
根據米其林最新發布的消息,這項收購將為其帶來3900萬美元的“即時協同效應”,并有望到2022年通過收購這筆收購獲得7780萬美元的協同效應。
協同效應(Synergy Effects),是指企業在收購或并購后競爭力得到加強,或合并后公司的業績比兩個公司獨立存在時的預期業績高,也可以通俗地解釋為“1+1>2”。
如果此外,米其林還有收購“微粉橡膠粉”(MRP)生產商利哈伊科技,推動其“輪胎100%循環”可持續發展計劃實施等一系列資金動作。
米其林的技術實力一直是輪胎行業領先者的存在,而普利司通又是以精準的市場占領能力“稱霸”行業。
普利司通近期同樣也宣布了新的擴產計劃,其將花費2830萬歐元(約2.25億元)擴充其在匈牙利Tatabánya輪胎工廠的產能,新項目將使用最先進的數字技術制造技術。
返回上一級